葛紅林的中鋁命題
萬曉曉 李超 嚴凱
主政成都十多年的葛紅林馳援中鋁,這在外界看來有些意外。有人公開作詩贈別,其中最有名的一句是“京華此際臨危命,巴蜀何日再清流”。
10月20日下午,中鋁公司的干部會議上,中組部副部長王京清宣布任命葛紅林為中鋁公司董事長、黨組書記。尤其指出,葛紅林“創新推動工作能力強,敢于抵制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”。
今年58歲的葛紅林,連續3屆當選成都市市長。據《南方周末》報道,在第三屆選舉會的640張選票里,獲贊成票639張。在地方主持工作十年后能幾乎全票獲選,這在外界看來很是難得。
這樣的政商輪轉在葛紅林的職業生涯里并不陌生,此前“空降”成都從政時,其也以“城市CEO”自稱,認為主政企業和主政城市某種程度是相通的,一個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,一個是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。
不過這一次,葛紅林面臨的問題有些棘手。中鋁旗下的中國鋁業股份(601600)在過去5年累計虧損達118億元。葛紅林到任的第二周,中鋁股份再發財報,前三季度共虧損超過54億元,凈利潤同比下降193%。
對于中鋁新主政者葛紅林來說,面臨最大的問題可能不僅是如何脫掉A股“虧損王“的帽子,帶領中鋁“實現2015年本質脫困”,還有如何消除中鋁人心底的“陰霾”。
馳援
人事任命之后,葛紅林走馬上任。剛剛到任的一周,他在辦公室里接見前來拜訪的國開行、寶鋼、鴻海等合作伙伴之后,雙休日則是去下屬企業調研,第一站選在山西。
為什么首先調研山西?中鋁一位內部人士認為,一是距離近,周末時間來往方便;二是好幾家下屬鋁公司較為集中在山西,對于一站式了解鋁行業布局有利。也有人認為,或許與被查的孫兆學有關。
一個月前,曾被視作“救火隊長”的中鋁總經理孫兆學,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遭調查,孫曾經在山西鋁廠工作十多年,后來又任中鋁山西分公司總經理等職務。過去一年時間,中鋁公司連續兩名高管涉嫌違紀遭調查,高層的震蕩也給公司未來平添更多不確定性。
10月25日,葛紅林一連跑了中鋁山西分公司等5家公司調研,周日,則到山西華圣鋁業電解鋁和鋁業通道等崗位實地調研,“抓好本質脫困的方案實施,通過短平快項目保證現金流的安全,有限的資金要用在刀刃上,把政治優勢轉化為生產經營優勢,把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效轉化為扭虧脫困的成效”,這些是葛紅林著重強調的。山西華圣鋁業是中鋁旗下重點虧損的子公司,2013年虧損1.44億元。
一位中鋁內部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,“近期葛會多利用雙休日時間,去下屬企業調研,而且事先不會通知”,該位人士說,葛在山西分公司的調研情況在內部通報后,很多下屬企業高管表示,周末不能安排其他事情,得隨時待命。
基層調研是葛紅林在成都做市長時就有的習慣。通常選在周末和節假日,帶著一個秘書下鄉與當地農民、市民攀談,并不表明身份。之前有太多這樣的例子,比如,離成都幾十公里以外的大邑縣安仁鎮,要建設中國最大的民營博物館建川博物館,一個周末,工人看到工地上有幾個陌生人出現,于是要求讓他們離開。
等到工地負責人出來時,才發現是“葛市長”。甚至,葛紅林也多次在一些村落暗訪時,被當地村民認為長得像“葛市長”而被圍觀。
葛紅林到任中鋁之后的第一次干部大會是以視頻會的方式召開,“這是中鋁第一次以這種方式開會,以前都是讓旗下子公司的干部到北京來跑一趟”,上述人士說。在他看來,無論誰來當中鋁的“一把手”,中鋁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脫困、扭虧。畢竟,中鋁公司業務龐大人員眾多,有下屬公司66家,并有5家控股子公司實現境外上市。
這幾年,中鋁公司在前兩任掌門人的手中迅速壯大,目標是成為包含鋁業、銅業、稀土等多金屬礦業公司。2012年,中鋁公司旗下中鋁股份巨虧82.3億元,被稱為A股市場“虧損王”。次年,中鋁股份通過資本運作等手段實現扭虧。然而,在今年上半年,公司再登A股“虧損王”,凈虧損高達41億元,凈利潤同比下降561%。
過去的5年時間,中鋁股份總虧損達到118億元,公司持續地在為本質脫困、轉型升級做努力。
作為中國最大的氧化鋁、原鋁生產商,中鋁股份在這幾年遭遇鋁行業的激烈競爭,生產經營成本壓力加大,行業的產能過剩則加劇公司生存壓力,此外,低碳經濟時代到來,公司發展更是受到環境制約影響。
盡管公司致力于通過運營轉型提升管理、調整產量,開展期貨交易進行套期保值,以對沖現貨交易風險等多重措施,但在機構和投資人眼里,“中國鋁業股份公司主營環境仍面臨較大壓力,對公司來講,經濟結構調整帶來前所未有的困難,對公司基本面發展仍不容樂觀”,信達證券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。
10月31日,葛紅林到任的第二周。中國鋁業股份公司再報虧損幅度持續加大,出爐的第三季財報顯示,前三季共計凈虧損超過54億,凈利潤同比下降193%。
今年年初,中鋁公司的前任掌門人熊維平曾提出系列改革措施,試圖讓中鋁整體“在2015年一定要實現本質脫困”,并強調,“絕不能說是經濟周期來了,價格波動了又虧損,這個不叫本質脫困”。如今,這也是擺在葛紅林面前的挑戰。
挑戰
“葛董事長到中鋁現在只有兩周時間,不可能快速拿出操作性的措施,我們認為短期內應該不會出牌”,中鋁公司一位管理層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。畢竟,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,短期內不可能改變,而葛對鋁行業的熟悉也需要一段時間。
“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看不到希望,是不是換人就一定會有希望,這個還不好說”,該人士表示。在中鋁公司內部看來,中鋁老將熊維平的離任有些意外。
經濟觀察報獲悉,熊維平的離任確實有些突然,“17日熊維平還在香港參加路演,18日剛回到北京就面臨談話,20日周一,組織上便對外宣布了新的人事任命”,一位中鋁人士表示。
今年1月,熊維平在做困境總結時指出,“一是身處產能過剩的行業無法選擇;二是2012年,中鋁股份重負虧損82.3億元,‘十大虧損戶’的帽子沉甸甸的”。
用熊維平自己的話來說,“我沒有趕上好的市場,這幾年我承受的壓力很大,整個領導班子、各級企業的領導干部也是一樣”。
中組部副部長王京清在任命會議中表示,“熊維平同志2000年中鋁公司成立之初就來公司工作,十余年來恪盡職守,為公司的改革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。2009年擔任中鋁公司主要領導,面對鋁行業的嚴峻形勢,帶領班子成員和廣大干部員工在戰略轉型、減虧增效、市場化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積極成效的工作。”
在熊維平最初接任中鋁掌門人的2009年,中鋁便經歷了“前所未有的困難”,原中鋁一位高管當時曾披露,“2008年至2009年的兩年里,(母公司)中鋁總共虧損達120億元”。
而在此之前,中鋁曾一度風光無限。2007年,中鋁以百億元在云銅最高價時入主,造就國內有色最大并購案。2008年,中鋁聯合美鋁140.5億美元(其中美鋁出資12億美元),成為鐵礦石巨頭力拓集團最大單一股東,造就中國企業最大一起海外并購。
2010年,中鋁公司做了一個重大決定,宣布“進一步拓展、完善其旗下業務板塊,形成鋁、銅、稀土、工程項目、貿易、礦產資源、海外業務七大業務板塊”,并且決定,成立中國銅業公司,在這七大業務板塊里著重發展銅業。由此可以看出,中鋁公司開始致力于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。
事實上,豐富中鋁的業務單元是在熊維平主政期間中鋁最大的一個變化。多位中鋁內部人士曾告訴經濟觀察報,若不是數年前改變單一鋁業務的戰略,在目前鋁價不斷下跌的背景下,中鋁早就撐不下去了。然而,自2012年鋁價斷崖式跳水之后,中鋁旗下中鋁股份的業績便和另外兩家重虧的央企中國遠洋、中冶并列提及,被扣上了A股“虧損王“的帽子。與此同時,云銅集團也因“股票案”步入內部整治階段,與其他板塊一樣,并沒有為中鋁形成有力支撐。
造成虧損的原因,在中鋁看來,“除了老企業多人員多,還有身處體制內部,在市場化方面與別人差距大”,主要體現在,“管理人員是否能上能下,員工是否能出能進,員工收入是否能升能降”。據介紹,中鋁公司旗下24萬員工,還有10萬人的離退休人員。
這幾年,中鋁確定了向綜合型礦業公司轉型,開展內部運營管理,并精簡機構。
2013年,除了鋁業之外的其他業務板塊貢獻了43.5億元的利潤,內部運營轉型則為業績提供了26億的支持。為了帶好團隊,熊維平用節省出來的效益的4%-5%獎勵員工。此外,中鋁總部管理人員壓縮30%以上,并且,從西南鋁業公司開始試行市場化改革,市場化選聘一把手,由一把手再提名經營班子。
但屋漏偏遭連夜雨,2013年11月,中鋁公司副總裁李東光因個人原因,接受有關部門調查。今年9月,中紀委監察部在官網發出消息稱,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原總經理、現任中鋁公司總經理孫兆學涉嫌嚴重違紀違法,目前正在接受組織調查。“對中鋁來說,到2015年要實現本質脫困,這個目標不會因為一把手換了就改變,扭虧是中鋁目前面臨最重要的目標。其他一些重點戰略也不會改變,比如,繼續推進國企改革,推行員工持股等。”上述中鋁一位管理人員說。
為什么是葛紅林?
“空降兵”葛紅林要如何帶領中鋁走出困境,完善既有戰略,外界仍將拭目以待。
10月29日,葛紅林主持的中鋁會議上明確提出要努力打造“法治中鋁”,他強調,“要充分認清全面推進依法治國,既是政治要求也是經濟要求;充分認清依法治企、依法經營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”。
由此可以看出,掛帥中鋁之后,葛紅林將會進一步推動公司法治工作與改革發展的深度融合。在強化的重點工作中,他還提到,“重點在資本運作、股權多元化改革、法人治理結構完善、企業轉型升級和國際化經營上加大力度”。
在中鋁目前布局的七大業務板塊里,葛紅林提出,要減少“出血量”和“出血點”,抓好新項目的建設,防止新的“出血點”,并且,謀劃明年的工作計劃,啟動“十三五”規劃,并與企業所在地的規劃銜接。
這樣身份的轉變,在葛紅林的職業生涯里也并不陌生。在2001年空降成都從政之前,葛紅林的職務是上海寶鋼集團董事、副總經理,兼上海寶鋼研究院院長。
葛紅林掛帥中鋁在外界看來看似偶然,實則有必然邏輯。在從政成都之前,葛紅林具備寶鋼這樣大型集團企業的管理經驗,在鋼鐵企業工作19年,且同在冶金系統,同屬資源性企業。正如中組部副部長王京清所說的,“熟悉國有大型企業集團和地方經濟工作,領導經驗豐富”。
長期在企業任職的經歷,曾幫助葛紅林在主政成都期間,尤其注重與企業的對話。“務實、執行力強、善于解決復雜問題”,是外界對于葛紅林的評價。
葛紅林也稱自己是“城市CEO”,他曾總結,從主政企業到主政城市,一個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,一個是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,在某種程度上兩者是相通的。
參加過葛紅林在成都的企業座談會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,“氣氛非常務實,相互交流沒有空話,企業都是直接說問題,談想法,沒有話題禁區”,“不管大的小的,只要是有問題,企業家都喜歡找葛市長撒撒嬌”。
由于出身企業經營,葛紅林也善于理解企業的問題。在其主政十年來,成都的投資環境大幅提高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,目前世界500強企業中,已有252家落戶成都,居西部之首。此外,葛紅林還致力于將成都打造成一座“世界田園城市”。
經濟觀察報記者曾在 2012年隨美國GE公司出席創新中心落戶成都的活動,當時,葛紅林作為成都市市長歡迎GE公司董事長杰夫·伊梅爾特,雙方脫稿演講的風趣幽默給在場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。
葛紅林對杰夫·伊梅爾特說,“我原以為當市長的第二三年就能看見你,沒想到等了九年,但仍說明GE是家非常具有遠見的企業。”杰夫·伊梅爾特回應稱,大家都知道“葛”的拼音就是GE,葛市長也就是GE市長,回美國后希望設一天“葛公司”,這樣就和成都結下永久之緣。
葛紅林在關鍵時刻的決斷力也令人印象深刻。四川汶川地震當天晚上,成都亦有強烈震感,驚慌失措的市民集聚街頭,不敢回家。為安撫民心,葛紅林決定自行發表一個電視講話。2008年5月12日20:26,葛紅林出現在電視上,明確告知市民“除危房外,當晚市民都可以進室內正常休息”。
對于這個大膽且有些冒險的電視決定,葛紅林在之后對媒體表示,“那個時候做不做決定、做什么樣的決定,完全取決于我,真要出了事,我是準備掉腦袋的”。
在中鋁的干部大會上,中組部副部長王京清對葛紅林做了如此評價:“葛紅林同志作風樸實深入,要求自己嚴格,敢于抵制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”。有長期觀察成都政壇的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,“這句話顯然是有所指”。
“領導干部要行得正、站得直,才能做到履職盡責,敢于擔當”,履新中鋁之后,葛紅林強調,“要深刻總結身邊發生的違紀違法案例,汲取教訓,為中鋁扭虧脫困提供作風和紀律保障”。
已收藏!
您可通過新浪首頁(www.sina.com.cn)頂部 “我的收藏”,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。
知道了